圆雕的特征是完全立体的,观众可从四面八方去欣赏它。如雕塑《刘胡兰》,从正面看到的是昂首挺胸、咬紧牙关、怒视敌人、威武不屈的形象。在侧面,观众只能看到紧握拳头的右手和左手,通过手势表现出刘胡兰内心愤怒的情绪,以及恨不得砸烂旧世界,把敌人一扫而光的气概。背面较简单,只能看到因风吹飘动而交织着的头发和衣纹。就这样,观众可以从各个角度看到雕塑的各个侧面,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整体感。
制坯
敲打粗坯一般以塑好的立体泥稿为依照,先用毛笔在材质上画出大体轮廓,再将所画轮廓以外的多余材质借助斧和雕刻用具去掉,然后凿粗坯。具体操作时,把材质放在打坯凳上用绳子勒住,亦可放置于地上用双脚夹住席地打坯。打坯凿多以大宽平凿,大反口圆凿交替使用。先打出大的形态比例关系,用几何形的立方体造型。强调大的转折和体积方向。
以人物为例,一般先将头部体积以外的四肢形体凿出块面,再将头部、胸部、骨盆凿出块面。然后再凿出形态块面,如垂直、倾斜等。人体的基本形状完成后,再在各部位按人体的结构、比例关系,逐一凿出各个部位凹凸形状,如脸颊与五官之间,胸部与颈部之间,乳房与胸部之间所形成的高低起伏凹凸状,在分凹凸的时候要为后二道工序留有余地。
镂雕
镂雕细坯,这道工序是为纠正前道工序的不足并加强细节部分的刻画。可使用较小的平凿与圆凿,一是用肩顶,二是用手推(即执刀戳坯),依次刻出人物形体结构,脸部特征表情和衣纹的虚实关系,尤其是在处理人物衣裙方面,讲究虚实、动静、湿干、曲直、聚散、挂垂等表现方法。
修光
这是一道的工序,是在细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修光的任务是把不需要的刀痕凿迹修去,同时把各个部分的细微造型刻画清楚,力求达到光洁滑爽、质感分明的艺术效果。修光的工具使用小平刀、小圆刀、三角刀等。
圆雕产品种类很多,多数以单一石块雕塑,大型塑像也有由多块石料组合而成的。圆雕作品,有可置于掌心、指间,小似果核的微型雕品,如个体只1厘米口含滚动小石珠的“袖珍石狮”;有薄似蝉翼,轻如纸片且可飘浮于水面的“荷花碗”;有巧夺天工双层,甚而多层造型的“灯笼”、“龙柱”、“石狮”;有硕大无比、重逾千吨的《郑成功》、《天上圣母》等塑像。
水泥雕塑,造型艺术的一种,用水泥等原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此体现艺术家的理想艺术构思。水泥雕塑工艺是现今一种新型的造景方式,具有可塑性大、造型变化多、制作方便等特点,其艺术表现力更强,能更好的创造环境氛围,协调周围空间,符合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迫切需求。
水泥雕塑是民族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远古石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凭借着自己对于艺术与美的追求,形成了各种小而精的雕塑作品。无论是惟妙惟肖的动物雕塑,还是造型新颖的仿真树景观门头,无不诠释着民间所传达的美的艺术。
在多个石雕圆柱文化柱体排列时,直线排列的布局形式一般起到提示、分割、限定空间的作用。远视的效果会给人感觉石雕圆柱文化之间的虚空间像一道透明的屏障,即分隔开公共空间与外部空间又形成一个开放的大门,透过它可以清晰地看到后面的景观。半圆弧排列的布局一般是文化柱和主雕结合的方式,主雕和石雕圆柱文化形成一个扇形空间,两者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领域,统领整个广场。
圆雕是在高,宽,深三度空间进行的造型艺术,即立体雕琢。圆雕要求对食疗的每个面都进行加工,雕琢工艺以镂空技法和精密剁斧为主,终能够多角度欣赏完立体的造型艺术品。